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食品安全,是民生之本,健康之基。一个安全、健康的食品环境,能够保障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促进经济发展,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2024年全国食品安全宣传周主题为“诚信尚俭 共享食安”。

我们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认真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食品安全系列重要论述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要了解食品安全的深远意义,知道常见食品安全隐患,倡导食品消费“尚俭”新风尚;积极参与食品安全治理,宣传食品安全法律法规,普及食品安全科学知识,提升公众食品安全素养,同心共护、积极营造社会共治共享浓厚氛围。弘扬中华民族勤俭节约传统美德,持续巩固反食品浪费成果,倡导“厉行节约、反对浪费”社会风尚,推动树立文明理性消费观念。食品企业及餐饮服务企业要诚信自律,依法依规生产经营,牢固树立食品安全主体责任意识,提升质量安全管理水平,促进食品行业持续健康发展,共同守护我们舌尖上的安全。
食品安全一直都是习近平总书记的心头大事。20多年前,在福建工作期间,习近平就提出开展治理“餐桌污染”,经常亲自到市场检查物资供应和食品安全问题。有人问他,一般说领导都会抓大放小,但您为什么会从一张小小的餐桌开始抓起呢?他的回答是,民以食为天,所以老百姓的餐桌可不是小问题。
担任总书记后,习近平对食品安全的关切一如既往。
“能不能在食品安全上给老百姓一个满意的交代,是对我们执政能力的重大考验”;“加强食品安全监管,关系全国13亿多人‘舌尖上的安全’,关系广大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要严字当头,严谨标准、严格监管、严厉处罚、严肃问责,各级党委和政府要作为一项重大政治任务来抓”“各级党委和政府及有关部门要全面做好食品安全工作,坚持“最严谨的标准、最严格的监管、最严厉的处罚、最严肃的问责”(即“四个最严”),增强食品安全监管统一性和专业性,切实提高食品安全监管水平和能力。”“实施食品安全战略,让人民吃得放心”……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对食品安全工作作出一系列重要论述,强调保障食品安全的极端重要性,确立了新时代食品安全工作的思想基础、理论指导、制度框架和实践方法。
十八大以来的地方考察调研中,关于食品安全问题,习近平总书记一直都很“较真”。
在河北张家口的一家婴儿乳品企业,他对食品安全连提四个“严”:最严谨的标准、最严格的监管、最严厉的处罚、最严肃的问责。
2024年6月18日,习近平总书记来到果洛西宁民族中学,走进食堂察看学生就餐条件。总书记同工作人员交流时,有两个细节,给人留下深刻印象。
一个是问拉面价格。
总书记问:“一碗拉面多少钱?”工作人员回答:“七块钱”。
“多大的碗?”总书记紧接着问,工作人员拿起一只碗示意了一下,总书记点点头:“这样的大碗”。
七块钱一碗知道了,但价格是否合理?看看多大碗,心里就有谱了。
另一个细节是叮嘱饮食安全。
总书记隔着窗口叮嘱:“一定要注意卫生。”工作人员点头回应。
总书记接着说:“首先是采购,一定要是合格的、没有问题的、安全的,然后储藏的过程、制作的过程,都要注意卫生,在这个基础上饭菜可口,让孩子们吃得营养健康。”
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言,“我们的目标很宏伟,也很朴素,归根到底就是让老百姓过上更好的日子”。

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我国对食品安全的重视程度之高、法治建设之快、政策措施之严、改革力度之大前所未有。十八大以来,从食品安全法大修,到两轮食品安全监管体制改革实施,再到食品安全纳入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综合考评体系,保障“舌尖上的安全”,体系更完善,措施更有力。2019年5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关于深化改革加强食品安全工作的意见》,作为实施食品安全战略的纲领性文件,对新时代食品安全工作作出重大战略部署;2021年4月29日,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八次会议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反食品浪费法》,自公布之日起施行。党的二十大报告,将食品安全工作列入“推进国家安全体系和能力现代化,坚决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板块进行专门部署;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实施健康优先发展战略,全面推进国家各方面工作法治化。柴米油盐,一日三餐,是家事也是国事。

自古以来,我国就有重视食品安全、勤俭节约的传统。陆游在《放翁家训》中谆谆教导后世子孙,凡饮食但当取饱而已,“彼多珍异夸眩世俗者,此童心儿态,切不可为其所移,戒之戒之!”朱柏庐在《治家格言》写道“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至今仍提醒我们要珍惜粮食、反对浪费。孔子提出的八不食,从食物的品相、气味、颜色、烹饪方式、佐料、时间等方面下手,较为系统地从食物接收者角度考虑,希望人们在食用之前掌握辨别方法,将食品安全扼杀在真正入口之前。《礼记》中就有“五谷不时,果实未熟,不粥于市”的记载,意思是没成熟的果子不能售卖,以免造成食品安全隐患。《唐律疏议》记载:“脯肉有毒,曾经病人,有余者速焚之,违者杖九十;若故与人食并出卖,令人病者,徒一年,以故致死者绞;即人自食致死者,从过失杀人法。”……足以可见历代王朝对于食品安全的严格把控。
食品安全常识
1.在外就餐、网络订餐

查看餐饮店是否有《食品经营许可证》《营业执照》等证件并在有效期内,选择食品安全状况较好的餐饮店就餐。要选择经营规范、信誉较好的网络订餐平台,认真查看入网餐饮单位营业执照、食品经营许可证、经营范围、经营地址等信息,应选择证照齐全、有实体店的入网餐饮单位,切勿向无证无照、证照信息不全或证照信息与实际经营范围、经营地址不符等非法供餐者订餐。谨慎选订冷食类食品(如凉拌菜、卤味熟食、鲜切水果、沙拉等)、生食类食品(如生鱼片等)、裱花蛋糕类食品(如含奶油糕点、芝士蛋糕等)。注意留存好消费小票、发票等相关凭证,订单截图、聊天截图、付款截图等均可作为证据留存。理性点餐,避免铺张浪费,如有剩余,主动打包。
2.家庭聚餐

采购食品时应选取符合要求的食品及原料,如蔬菜、水果是否新鲜,肉类、水产品等有无腐败变质现象。加工烹调食品前应再次对原料进行检查,看感官性状是否有异常,剔除原料有害部分(如马铃薯发芽部分、动物甲状腺、鱼胆等)。食品一定要烧熟煮透,中心温度达70℃以上。慎用自行制作的腌制菜,谨防亚硝酸盐食物中毒。
在处理食品前、中、后,以及在咳嗽、打喷嚏、使用卫生间后,都要用流动的水和肥皂洗手,洗手时间不少于20秒。保持厨房环境整洁,定期清洁厨房台面、炉灶、水槽等。餐具要清洗干净,可采用热水、洗洁精进行清洗,必要时进行消毒。生熟食品要分开存放,避免生食品的汁液污染熟食品。处理生食品的刀具、砧板、容器等要与处理熟食品的分开使用。
3.采购食材

购买预包装食品时,要注意食品标签标注的生产日期、保质期等信息,拒绝过期食品。购买散装食品时,也要注意商家标签标注的生产日期、保质期等信息,建议不要购买没有任何包装标识的散装食品。购买熟食品(如酱肉、凉皮等)要选择正规商家,购买时最好进行感官检查,购买后应尽快食用,切勿在常温下长时间存放。
二、生活中如何保障食品安全


三、如何培养良好的饮食习惯
规律进餐
定时进餐。每天尽量在固定的时间进餐,如早餐在 7-8 点,午餐在 12-13 点,晚餐在 18-19 点。这样可以让身体的消化系统形成规律,更好地消化和吸收食物。
定量进餐。根据自己的身体需求和活动量,合理控制每餐的食量,避免暴饮暴食或过度节食。可以使用较小的餐盘和餐具,有助于控制食量。
食物多样化
保证各类营养素摄入。每天应摄入谷类、蔬菜、水果、奶类、豆类、肉类、鱼类、蛋类等多种食物,以满足身体对各种营养素的需求。
尝试新食物。不要总是吃自己熟悉的食物,可以尝试一些新的食物品种,丰富饮食的多样性。例如,可以尝试不同种类的蔬菜、水果、谷物等。
合理搭配
荤素搭配。每餐应既有荤菜又有素菜,保证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维生素和矿物质的均衡摄入。例如,可以选择瘦肉、鱼类、豆类等搭配蔬菜一起食用。
粗细搭配。主食可以选择粗粮和细粮搭配食用,如大米和糙米、白面和全麦面等。粗粮富含膳食纤维和多种营养素,有助于促进肠道蠕动和预防慢性疾病。
控制饮食速度
细嚼慢咽。吃饭时要放慢速度,充分咀嚼食物,这样有助于消化和吸收,同时也能让大脑有足够的时间感受到饱腹感,避免进食过多。
避免分心。吃饭时不要看电视、玩手机或做其他事情,专注于食物,享受用餐的过程。
减少不健康食物摄入
控制甜食和饮料摄入。过多的甜食和饮料会导致热量摄入过多,增加肥胖、糖尿病等疾病的风险。可以选择水果、酸奶等健康的甜食替代品,少喝含糖饮料。
减少油炸和加工食品摄入。油炸食品和加工食品通常含有较高的脂肪、盐和添加剂,对健康不利。尽量选择清蒸、煮、炖等健康的烹饪方式,少吃油炸和加工食品。
培养健康的饮食心态
不要情绪化进食。避免在情绪不好时通过吃东西来缓解情绪,这样容易导致暴饮暴食。可以选择其他方式来缓解情绪,如运动、听音乐、与朋友聊天等。
尊重自己的食欲。不要强迫自己吃不想吃的食物,也不要因为担心发胖而过度节食。听从身体的信号,饿了就吃,饱了就停。
图片来源:中国新闻网 《瞭望》 相聚军旗下
文字:杨向飞
编辑:谢晓媚
编审:孙延飞